观不符,所以,徐清婉对身边的才子们,时常感觉志趣并不投机,此时苏宸的这番话,却让她十分赞同。“请苏公子写下桃花诗来,好让我等鉴赏一番!”徐清婉提出了邀请。苏宸微微点头,走到桌前,提起了笔,蘸了蘸墨水,脑海中浮现了明代才子唐伯虎的那首经典的桃花诗,随笔龙飞凤舞地写了出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一首桃花诗传诵了几百年,绝对是写桃花诗文中的经典之作了,大才子唐寅之作,哪怕放在唐宋时代,也绝对称得上极品。苏宸一口气写出这么多诗句,还是有所删减版;周围的徐清婉和其它才子佳人们,很顺畅地读下来,都感觉到从头到尾的畅汗淋漓,心中或多或少存留的郁郁之情,仿佛一下子都减轻了。这一首诗,最适合那些屡次科举不中的失意才子,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以及甘做隐士的大儒们。“好一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首桃花诗,写得太绝妙了!”徐清婉再一次发出感慨,今日的感慨次数,比她过去几个月加起来都多了。徐锴大人听到才子们读出来后,闭上了眼,脑海中浮现那个景象,十分符合他的心境,曾几何时,这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这个苏宸,心性高洁,才华横世,难怪韩侍郎劝不动他科举啊。”徐锴心中,已经把苏宸当成那种看淡功名的隐者才子,不喜仕途争斗,这等心思和境界,可要比普通的读书人,高出太多了。如果苏宸能够知道他这样想,恐怕要哭笑不得了,怎么老把他想的那样复杂和高深呢!“写的太好了。”“这意境,把桃花写绝了。”周围的才子们全都惊诧起来,被苏宸的才气所折服了。当然也有才子对他这种不求仕途、甘作隐者之心,表示欣赏却不苟同的想法,毕竟读书科举才是正途,升官发财才是王道!叶琛反复看了两遍之后,脸上的神态由惊愕,变得骇然,然后内心落寞,不论是在楹联还是七言律诗方面,他都输了,输的一败涂地。这是他最擅长的两方面,一直引以为豪,此时却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之感。“佩服,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