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想下手的,还有那些荫封的官员,平时吃的太多,都该吐一吐了。于是他对三娘说:“嗯,宗亲那边我已经在想办法了。只不过沉屙已久,顽疾已固啊,想要彻地改变,真真不易。”说完,他拿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有些冷,带着些苦涩。
三娘等他放下茶杯,又为他续上:“你还记得当初我在太皇太后宫里当差,你帮我父亲给我那本书吗?”“《韩非子》?”“正是,里面有句话: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三娘明白,就算她不说,赵顼也应该在筹划了。任何时代的发展都是向前不断变化的过程,国家的政策、制度都应该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遵从礼法祖制固然没错,但是有些制度如果实在不合适,还是要改一下的。
“嗯,我已经下旨召了王安石入京,任命他为朝任翰林学士兼侍讲。此前他就有一些想法和措施。我想找他好好聊聊。”赵顼也不避讳。
三娘心里暗暗想着,历史上所谓的“王安石变法”就要开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