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
季正洋更是亲自设计商船图纸,与工匠们一起探讨细节,不断完善设计。
这日下午,他带着图纸来到了造船工坊。
工坊内热火朝天,工匠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季正洋高声喊道:“各位,先停一停,快过来。”
工匠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好奇地围观季正洋。
他展开图纸,露出了一个线条流畅、结构精密的商船轮廓。
“这是我设计的商船。”
众人发出惊叹之声。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密的图纸。
“我们需要按照这份图纸建造一艘商船。”
季正洋坚定地说,“但在此之前,我想与各位共同探讨一些细节,确保船适合远洋航行。”
随后,季正洋与工匠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商船设计的细节问题。
“这艘船的龙骨必须选用最坚固的橡木。”一位老工匠建议道。
“船帆的材料可以考虑用亚麻布,既轻便又耐用。”另一位工匠补充道。
季正洋边听边记,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这些建议可都是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对完善商船设计大有裨益。
随后,他开始指导工匠们如何按照图纸打造这艘商船。
工坊内,铁锤敲击声、锯木声交织在一起。
季正洋走到一名铁匠面前,看着他熟练地炼制铁钉。
铁匠满脸油污,汗水顺着额头滴落。
但他毫不在意,全神贯注地敲打着铁块。
季正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来到木匠们身边。
木匠们正在精心雕刻着船头的纹饰,每一刀都力求完美。
季正洋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道:“阿伯,这船头的龙鳞雕刻得真传神,每一片都栩栩如生。”
老木匠咧嘴一笑,“大人过奖了,只要大人给口饭吃,咱就拼命干,让清风县的船威震四海。”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商船逐渐从图纸变为现实。
有了船,还得有指南针。
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是航海者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