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也不能保证明年一定能长出高产量的红薯来,他的十亩地都在一起,土质也都差不多。
顾宁不敢百分百确定:“不能肯定,土质环境不同,结过来的果实也不尽相同,所以才找世昌叔帮忙找几块土壤不同的地。”
如果种的几块地收成不行,他愿意按照头一年的粮食收成,换成铜钱来补贴。
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此时的风险在他的承担范围之内,有村长出面,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扯皮。
顾世昌答应下来,他也想看看这个叫“红薯”的东西到底能带给他多少惊喜。
“此外,还有一事。”顾宁正色。
“明年开始,植树造林,我们作坊开始后,会需要更多的木材和柴火,然而树木再多,也有砍完的一天,唯有不断植树育林,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东西。”
顾世昌一惊,没想到顾宁看的这么久远,甚至想到了顾家村的后代福祉。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若是前人做好了规划,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好,好啊!那个老小子真是教了一个好孙子啊!你可以死也瞑目啦!”村长抚掌大笑。
好一个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子孙留后路,为后代谋福祉!
顾宁灿烂一笑,这可不是他说的,是二十一世纪人人都知道的共识。
只有不断植树造林,持续播种,才能让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不知道自己的后代会是什么样子,但他希望顾家村几十年后还是植被覆盖,没有遍布残缺,到处坑坑洼洼。
顾世昌也很重视这件事,现在趁着还没入冬,先联系购买树苗的事情,明年春天正好可以栽种。
顾宁趁机讨个便宜:“世昌叔能不能帮我带一批果树苗,不拘品种,什么都要。”
顾世昌:“小问题,你现在想要王母娘娘的蟠桃树,我也想办法给你移过来!”
顾宁:“那我要真是可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就好啦!”
孙猴子·顾宁还真有研究创作。
他在顾小牛家里,拿了张图纸在跟顾二牛比划。
顾婶儿见顾宁过来,又是忙着给他做酸汤,又是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