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掌柜慢吞吞地从凳子上下来,递给顾宁一本书。
顾宁一看书名:《手语杂谈》,作者春山君。
翻开第一页,上写着:“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
里面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古代就有手语的存在,并非专为聋人所用。
古人靠手势来传达沟通意见,而后才慢慢产生语言。
古人以打猎耕种为主,社会上需要遵循的规则也少,因此听障人士较能适应生活,但文化发达后社会进步,抽象的符号也多,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只好借手语来表达沟通情意。
后面则是常见的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手语。
“其他还有吗?”
掌柜的把掉下来的几本书放上去,摇摇头:“没有了。”
顾宁把书面上的灰吹干净,纸有点泛黄了,书老的甚至不敢用手擦:“多少钱?”
“三两。”
顾宁一脸沉默,他看着老板:“你看我像傻子吗?”
老板也沉默,半天才道:“不还价。”
顾宁环顾一周,这么久了也没人来结账,看来书确实很贵。
不过老板也没撵人就是了。
他手里这本一看就没人买,不是常用的,但对他来说则是必须的。
罢了,就当也替那些爱看书的学子们掏钱了,顾宁咬咬牙,从身上摸出银子来走了。
他走的气势汹汹,没看到春山居的老板在后面番手舞足蹈。
他自己的着作终于卖出去第一本了!
也不枉不改本心,辛辛苦苦坚持大半生。
顾宁察觉动静不对,回头看去。
那书店的掌柜还是一脸淡然的躺在椅子上,仿佛一直是这个姿势没有变过。
顾宁摇摇头,估计是错觉。
也不改天再找机会了,现在他就要去找林右。
林右下午正在记账,看今天花出去了几个铜板,又卖得了多少铜板,今天生意还是很好的。
五十个饼子就是二百文,还没算他今日卖出去的五十个包子和一桶豆浆,怎么着今天纯收入也有个二百多文了。
等上午他的早餐卖完了,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小牛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