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想看到他沦落为这样。只是,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建国也没有办法做什么。
能够掏出两三千块钱给他当路费,已经是非常讲感情了。
第二天一上班,办公室老周便带着李珊珊将几份已经打印好的调研报告放在了杨建国的办公桌上。
杨建国浏览了一下工业局几名年轻干部的调研报告,发现这一批年轻干部的素质都很不错,调研报告写得可以。
从中间挑出了三篇最好的,发现分别是李珊珊、童雪和曾大鹏的。特别是童雪的调研报告,内容详实,观点新颖,很对杨建国的胃口。
打电话将三人叫来了自己的办公室,杨建国微笑着看着三名忐忑不安的年轻人:“你们写的报告都不错,等下陪我一起去市里,我带你们去投稿!”
“投稿?”童雪惊讶地问道:“局长,投稿还要本人去吗?”
“哈哈,顺便带你们去见见世面!”杨建国哈哈一笑,说道。
手底下有着几名笔杆子,是非常难得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了人才,也算是他的工作政绩。
当然,这并不算什么大成就,不过杨建国还是非常的欣慰。
司机小朱早已经接到了电话,局里的公车已经停在了工业局的办公楼下面。
杨建国直接给久违的唐诗诗打了一个电话:“唐大记者,好久不见!”
“杨建国!哼,这么久不联系,我还以为升官了就不认识我了呢!”唐诗诗电话那头语气很冷。
“中午有空,请你吃饭!”杨建国笑着说道。
“有什么好事啊?”唐诗诗问道。
“单位年轻人写了三篇稿子,我觉得不错,想要拿给你看看,请你帮她们斧正一下。”杨建国客气地说道。
“你就是全省获奖的笔杆子,我可不敢班门弄斧。”唐诗诗淡淡地回答道。
“我写得再好,那也比不上唐大记者的专业眼光啊!哈哈,就这样说定了,我到了给你电话哈!”杨建国说完,直接挂掉了电话。
杨建国之所以选择今天去找唐诗诗,一方面是因为上午要去大河市工业局开一个会,顺便找唐诗诗看看这三篇文章能不能发表一两章,最后就是孙毅所托的事情,也快点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