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闻言,同样皱了皱眉。
“将难处仔细和我说说。”
“是,大人。”岳青点点头,将治理河渠遇到的麻烦,说了出来:“黄河水浊,属下刚刚用斗斛测量了一下,一斗水,沙具其六,这还是赶上了汛期,水流湍急,若赶上伏秋,怕是水只具其二。”
“水少而沙多,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
总的来说,这是个恶性循环。
水流湍急,能够冲走泥沙,但同时也冲垮了河堤,等到重新修建了河堤,水势稍缓,泥沙再次淤塞河道,若不清理,第二年水势再涨,河堤势必要被再次冲垮。
可即便是清理了河渠,最终也是治标不治本毕竟黄河最不缺沙子。
总不能寒冬腊月,还让河工们下河挖沙子吧?
“那若是加强堤坝的结构呢?”苏木试探开口。
“难。”岳青摇了摇头,并没有因为苏木是自己的上司,就说话委婉,毕竟这是关乎到万千百姓的事情。
“只要河道淤积,每逢汛期,河水就会上涨,若是一味的增强河堤的强度,固然能够守住河堤,但怕是这河堤要越修越高,待到有朝一日,河堤再也承受不住水流的冲刷,怕是受灾的面积更广。”
苏木听到这话,脑海中想象了一下,瞬间否定了自己的愚蠢主意。
但很快,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岳青,你刚刚说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若是使水流湍急,是否能够带走泥沙?”
“这是自然。”岳青没有任何迟疑。
这是自然定律,即便是黄河,以往赶上汛期的时候,含沙量都会降低三成,即丰水少沙,当然因为黄河水沙异源,所以并不绝对。
但毫无疑问,若是水流湍急,河底的泥沙必然淤积不起来,这是自然规律。
听到这话,苏木试探开口:“那你看这样如何,在河道两旁修建堤坝,不让河水分流,使其流动湍急,继而冲走泥沙”
苏木的方案很潦草,想法也很简单,即通过缩小出水口的方式,增强水压。
若仅仅按照他这样一句话去治理河渠,最终失败无疑是必然的。
但有些时候,专业人士并非欠缺技术,而是一个自己想象不到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