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了。”
“相对于战乱连年的恐怖情景,牺牲一部分百家学士也是必要的选择。当然,不会让他们毫无意义地死亡,等到取得科研成果后,我们会向皇帝提出设立学校,传扬百家思想。”
面对这样的一席话,固久久说不出话来。
此时在他看来,秦长青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迫使百家学者们努力投入工作的手段,哪怕这意味着他们的性命可能也会被消耗。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秦长青没有随行去朝歌的真正原因
秦长青几乎是以一种压迫各家士人的方式来迫使百家去做超出他们能力范畴的事情,只为实现他的目标。如果秦长青身处朝歌,百家定会联合起来提出反对,并且公开,那时秦长青将陷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
他选择留在咸阳。
他把一切事务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朝歌距离咸阳很远,即使百家有不满,等他们书信递达时也需相当长时间。此时秦长青可以用各种借口推诿或做出不痛不痒的回复,丝毫无法改变局面。然而百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反而寄希望于秦长青,期望他主持公道,但事实上,这所有的布置都是由秦长青一手操持的。等百家反应过来时,半年已逝。
此刻心中更是不忿。
秦长青显然在利用百家之力建立他的功绩,并采用如此残酷冷血的手段,实在是令人寒心。
秦长青语气淡淡地说道:
"是不是觉得我很冷漠无情?"
"我也并不想如此。"
"可我是大秦国的公子,我肩负着天下苍生的责任,别无选择。以前我会按规矩做事,但现在时间紧迫,没有多余的时间了,我们必须从紧从严。"
“可能会背许多骂名。”
"但我觉得值得!"
"这世道再也承受不住战乱了。"
“我不希望这天下再进入混乱的状态了。”
“那样的生活……”
“实在过于苦难了!”
说完后,秦长青转身径自离开了高台,在和煦的阳光衬托下,他离的愈发遥远,直至最终隐没在固视野的尽头。
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