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稍纵失神的秦长青便反应过来了,歉疚地道:\"刚刚有些失礼了,望先生莫见怪。\"
蒯彻却答:
“这恰好证明您是一个真实的人。又有谁能因此责备您呢?”
秦长青微笑,严肃询问道:“之前郭大人提说,您已经有了加入我秦国的想法?”
而面对他,老者则回应到:
“确实是此等想法,不过我年事已高,担心不被你们朝廷所接受啊。”
秦长青说,“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
接着,引用先秦相国百里奚的言论:\"昔者,有八旬的吕尚,在渭滨边垂钓,文王将其邀请回去,奉为
“确实,那是我当时的想法。”
“我改变主意并非因一时冲动或贪婪名利,而是由于你在朝歌的表现让我产生了新的见解。”
“或许”
“秦国不应 !”
“住口!”郭旦吓得急忙制止。
此刻他感到头发都立了起来。
如果早知道蒯彻会对秦长青说这些,他就算 也不会引荐。蒯彻的话每一句都可能惹来灭顶之灾。
他并不希望因此丧命!
但是,无论郭旦多么焦急地打断,屋内的另两人却依旧不为所动。
秦长青微微一笑,
问:“哦?为何这么说?”
“我在咸阳闭关不出,为何先生如此看重呢?”
蒯彻答道:
“公子过于谦虚了。”
“士人聚会的时候,您已经初露锋芒,然而当时您的见解并不成熟且理想化过度,因而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现在,您仿佛脱胎换骨,令人惊叹。”
“我没有参与朝政事务,但是我广泛研究历史上的人物。”
“我发现成功者们常常能在处于弱势地位时显得温顺温和,如同未被挑战的小羊;但当机遇降临之时,他们会展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如雄鹰般一击即中。”
“您正具有这样的特质。”
“不做则罢,但是一但采取行动就雷霆万钧,毫不犹豫,且不留任何感情余地,冰冷决绝!”
对此秦长青轻轻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