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867章 李景隆出征(3/3)
的学生。

    比如农阁寺的魏圭、医阁寺的匡显,还有学阁寺的路确、武信、梁熙等人。

    尤其是学阁寺,担负着兴建新式蒙学的任务,本就困难重重,更不能瞎勾八捣乱。

    至于最后,则是一些新兴部门的安置。

    比如隶属于礼部的日报司,就由解缙主持,与寺卿同级,可见其对宣传的重视。

    另外国子监的祭酒也换成了胡俨,同时对国子监进行改制。

    凡新式学堂学子,最后考入国子监者,方可为官。

    也就是说,朱棣有意恢复洪武旧制,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再次停了科举。

    这也是学阁寺在推行新式蒙学学堂的工作中,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

    但这一切的安置,与最后一个任命比起来,都不算什么了。

    曹国公李景隆,加任辽东军副总兵官,援朝北伐前锋军总兵,遇事不决可便宜行事,具向皇帝密奏之权!

    即日赴任。

    李景隆,要出征了。

    顿时,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勋,都幸灾乐祸的看向苏谨。

    你不是瞧不上李景隆吗?

    你不是口口声声不许李景隆带兵吗?

    这下好了,陛下直接把他安排成你的副手,恶不恶心?

    最关键的,还是那密奏和便宜行事之权,我滴乖乖,这代表着什么?

    这就代表着,打起仗来人家完全可以不听你的,事后向陛下禀报即可!

    苏大人,苏国公,苏大将军,这下你可坐蜡了吧?

    果然,听到这个任命,苏谨的脸色顿时无比铁青。

    “陛下,臣反对!”

    “反对无效!”

    朱棣压根不许他张嘴:“君无戏言,圣旨已下,苏卿接旨吧。”

    说着眯起了眼睛,眼中透着一丝冷意:“还是,你又想用辞官威胁?”

    “臣不敢。”

    苏谨抱拳苦笑:“臣遵旨便是。”

    “唔,这便好,退下吧,曹国公接旨。”

    李景隆喜滋滋的排众而出:“臣,李景隆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