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六章 战争狂人
被人捏住命门,大丈夫自然要能屈能伸,“矢志不渝”看似一个好词,但是在突厥人看来什么都没有利益重要,儿子被扣押,根基被威胁,那就老老实实向唐人效忠。
既然效忠于唐人,与其被逼着冲锋陷阵、赴汤蹈火,何如自己主动提出任凭驱策?
结果是注定了的,要替唐人去对冲大食军队的进攻,只不过过程不同而已。
房俊看上去很是满意阿史那贺鲁的态度,笑着道:“在我这里,态度决定一切,任谁说的天花乱坠都没用,还是要看到底怎么去做。大将军以往虽然屡屡犯错,有时甚至糊涂至极,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谁知他日突厥会否再出一个异姓王呢?”
现如今的突厥,内部大抵分为两派,甚为割裂。
一派是被大唐彻彻底底打怕了的,认为大唐军威鼎盛、不可战胜,与其鸡蛋碰石头,何如投降大唐成为大唐的一部分,借助大唐国势耀武扬威、享受荣华富贵?
不知多少人羡慕早早内附于大唐的阿史那思摩,大唐也真的慷慨,“怀化郡王”之封爵那可是妥妥的异姓王,地位只在一众皇室亲王之下,虽然时不时要去长安给太宗皇帝唱歌跳舞……可那非但不是耻辱,反而是荣幸。
“天可汗”可不是太宗皇帝闲来无事自封的,而是天下各族衷心敬服、共同推举。
另外一派,则是以阿史那贺鲁为代表,虽然碍于自身实力不得不暂时臣服于大唐,却时时刻刻想着复立汗国、甚至取而代之……
但无论哪一派,无论真心或假意,都需要得到大唐之认可。
若当真能获封一个异姓王,阿史那贺鲁的地位将直逼阿史那思摩,对于他今后的大业堪称无比巨大之助力。
阿史那贺鲁满色潮红,兴奋难抑:“太尉之言,可当真否?”
房俊道:“在长安之时与陛下商议国策,确实有过此等提议,但你也知道,这可不是容易事。阿史那思摩之所以获封郡王,所做之贡献有目共睹,你想达到此等成就,还需更多努力才行,唯有显耀一时之功勋,才能压制朝野舆论,扫除障碍。”
阿史那贺鲁将胸脯拍得铛铛响:“太尉有何命令,请示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