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很有成就感,也感觉很神奇。
他决定继续摆弄调整,看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
冬天到了,富贵竹停止了生长。那些竹子已经长成了两个圈有多了。由于经验越来越丰富,第二个圆圈的弧度非常流畅,这就是第一批弯竹试验品。
于良把这个新品种拿给卢老板看,作为敏感的生意人,卢老板立即嗅到了一丝商机。
卢老板对他赞赏有加,支持他继续研究,如何能将这些试验品加工保存。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掌握了加工技术。
第二年开春,卢老板决定用两亩地做实验田,种植弯竹。这两亩地交给于良全权负责,并承诺成功后给他发一笔奖金。
这一年,于良每天待在地里观察,像呵护孩子一样细致入微。终于不负所望,将两亩地的富贵竹全部造型,做出了螺旋型的弯竹。
卢老板把加工好的样板竹送到他的大客户那里,客户是做进出口生意的,当他看到样板后,也认为这产品有市场。
不过商人的精明让他不动声色,只说看在多年合作的份上,可以帮卢老板推销一下,等到卖出了再付款给他。
卢老板当然明白他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不过新产品做出来后,必须要先投进市场探探路,于是他爽快地同意了。随后他们将这一批弯竹加工好,送到了大客户那里。
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批货被美国那边的商人一眼看中了,不但全部采购,还立即下了订单,预订明年的弯竹,而且数量惊人。
卢老板大喜过望,年底给了于良一大笔奖金。年后就增加了一百亩地,提升于良当技术员,让他只需要管理花场,不用干活。
“哇,阿良哥,你真的好厉害啊!”周小燕对于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自觉地改了称呼,“但是,卢老板挣那么多钱,你却只是一个技术员,太为你不值了。”
于良微笑不语,李长明笑道:“所以才有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聊天啊!”
周小燕无限向往的说:“卢老板从两亩地变成一百亩地,等我们挣了钱,不说多了,从五亩地变成五十亩地总可以吧?”
李昌明回答:“如果一切顺利,完全没问题!”
于良不紧不慢地说:“卢老板今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