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就算阿尔达希尔真的天命加身,提前串连好了各大贵族。
也只不过是将战争的规模扩大而已,他诸葛亮手握二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大军,根本就不在乎阿尔达希尔的应对措施。
有些东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搞定的。
欺负的就是安息国力弱小,整个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将力量拧成一股绳。
诸葛亮越是研究阴谋算计,就越是发现阴谋算计是有极限的,所以他干脆放弃了阴谋算计,该成以堂皇正道为基础。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他有信心直接打趴下安息帝国为前提的。
不过他现在要的不是安息的土地,他要的是安息的工匠,所以攻破泰西封对于诸葛亮来说没什么意义。
将泰西封围起来,逼迫阿尔达希尔和他签订城下之盟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至于为什么是阿尔达希尔,而不是法尔斯萨珊,是因为诸葛亮真的从情报当中看到了阿尔达希尔成王的可能性。
可能连阿尔达希尔自己也没有发现,他在安息的军事体系当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声望。
作为一个调停国内势力的中间家族,作为执行者阿尔达希尔一直以来扮演的实际上就是安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平衡各方势力,权衡利弊,镇压叛乱
而且,阿尔达希尔身边聚集的那些年轻人在诸葛亮眼里都不简单,看上去就好像是穆易的翻版
悄无声息变卖掉家族之中的奢侈品,亲自去寻找乡野之间能帮助的自己的能人志士,然后将这些力量一点点汇聚起来。
现如今的阿尔达希尔,就只差一个潜龙出渊的机会。
所以诸葛亮打算趁着潜龙尚未出渊之际,狠狠地将其镇压一番。
至于那年幼的沃格吉斯六世,形势比曾经的皇帝刘协也好不到那去,但是国家在面临着近乎无可抵抗的外患的同时,内部还有大量蛀虫在努力的掏空国家的支柱。
就连他所依靠的国家重臣也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就算是真的有雄才大略,也没有施展的舞台,终究是笼子当中的金丝雀罢了。
是夜,诸葛亮指挥着大军强袭安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