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给罗马争取到更多的实际利益。
他最擅长的可并非是军事,而是政治,他罗马神君的名号从未以军事着称。
“能赢嘛?”屋大维尽可能撑起一抹笑容看着尼禄。
“会赢的,基督、天使这些东西还是消失比较好!”尼禄平静地回答屋大维。
之后的几天,罗马就如何进行天国之战,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和分析,最后终于有了一个细致,且具备执行力的章程。
尼禄对于此并未进行干涉,他只是在确定了大方向战略之后,将舞台完全交给罗马的年轻人。
罗马能否伟大,最后终究还是要看这些年轻人的,所以尼禄尽可能的在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战争。
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在群策群力之下,尼禄还是看到了一个满意的章程和方案。
当然,这些毕竟是在尼禄制定好大战略框架的情况下,如果未来没有尼禄,这些罗马将校会被瞬间打回原型。
战略这种东西,有时候只需要看到就能感受到正确性,
罗马将校和元老的行为更多是查漏补缺,保证这个战略能有效的进行执行。
对此尼禄和屋大维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相较于凯撒而言,他们对于将将这方面的理解还有些不足。
擅长战术的将校好培养,擅长战略的将校可遇不可得,屋大维和尼禄倒是注意到了几个,不过还需要时间来成长。
等罗马将校和罗马元老完成战略规划之后,尼禄召集所有的将校又开了一次会议,在他们的基础上优化了战略规划,这一次的战略规划变得更为细致,让人轻易的看到其中的执行性。
罗马的年轻将校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但是他们又没办法抓住那朦胧的感觉。
尼禄也只能叹气,不看兵书能够成就的天才终究是少数,但是这些年轻的将校又哪来的时间去潜心研读那些兵书典籍。
为了把罗马这辆失控的战车拉回正规,他们在无形中之中已经牺牲掉了这一代将校的未来。
其中也许有人能够在将来成长到不输给阿尔努比斯和尼格尔的程度,但是现在也只能将他们赶鸭子上架提拔到现在的军团长的位置。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