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诸葛亮和徐庶的看法一样,都更倾向于政治上的考量。
从一开始谋士这边就不想支援,如今完成了练兵这个阶段性任务之后,就更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诸葛亮甚至都想要带兵往徐庶那边跑,去和徐庶汇合。
天知道,第二阶段的攻防战会怎么打。
大明和蒙元的战略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派遣数十只十万规模的偏军,以各大战区为交战点,进行试探,摸清楚对方的兵力虚实。
是的,这一场双方加起来动员超过五百万的战区战争,甚至只是前哨战。
当然,这也是诸葛亮这边赢得摧枯拉朽的原因。
蒙元和大明的主力都没有出动,毕竟摊子太大了,不像是星汉和清庭双方都配备了顶级军团。
甚至于诸葛亮这一支大军,都有资格参与主战场。
诸葛亮其实不太明白,这种大规模分兵的意义在哪里,但是大明和蒙元之间已经不是第一次战争了。
所以诸葛亮默默地观察着,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第一阶段的战争,基本上都在同一时期划上了句号。
有像是徐庶这边,包围敌营,久攻不下的,也有像是诸葛亮这边摧枯拉朽击败敌人的,更有那种两败俱伤的。
原本维持在中线的战线,变得犬牙交错了起来。
大片未知区域开始出现在双方的地图标注之上,双方调动部队的动作越发的频繁。
以之前战区为点,结合出了一片几乎横跨整个大陆的战区。
大明和蒙元之间,每时每刻都会有军团被截杀。
而双方似乎是很有默契的遗忘了清庭和星汉,或者说他们已经没有余力去管了。
不过当战争水温不断升高,双方却依旧僵持不下的时候,大明当中有人坐不住了。
在高手的护卫之下,大明的使者抵达了徐庶的营地之内,他们需要一只援军来打破僵局,而压制了清庭的星汉显然很合适。
“来人,给使者赐坐!”
“谢过元帅!”
徐庶热情的招待了使者,至少从明面上来说,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盟友。
“不知贵方可否出兵,只需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