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78章 打完左脸打右脸(3/5)
今年乌拉尔机械厂和美国,还将有三套设备抵达海参崴。

    这三套设备和海参崴机械厂生产的设备,将全部送往伯力。

    4月1号,海参崴和伯力之间的铁路正式动工,工人全部来自高丽。

    高丽王室去年一度希望以军港换取俄罗斯帝国的保护,虽然因为英国和日本的反对,这事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海参崴从高丽雇佣工人却容易了很多。

    日本还能靠出口生丝和女人赚钱的,高丽赚钱基本靠压榨本国国民。

    米哈伊尔和高丽政府签合同,从高丽雇佣筑路工人,薪水和高丽政府统一结算,高丽政府给工人多少,米哈伊尔不管。

    米哈伊尔只按人头付钱。

    开春之后,就有七千多高丽工人抵达海参崴。

    这些工人每个月的薪水是3个卢布。

    清帝国的雇工今年有三万多人,米哈伊尔将这些工人分散安置到农庄和工厂内。

    新入籍的移民也不少,开春两个月内入籍的新移民就突破一千户,幼儿园和小学人满为患,达莉亚不得不将小学的数量增加到30所。

    叶卡捷琳娜的汽车在法国引发轰动,海参崴机械厂一个月内收到45个订单。

    伊戈尔干脆另组汽车厂,专门生产汽车。

    莫扎依斯基也没闲着,他和圣彼得堡大学的讲师们,主动承担起培训小学教师的任务,乔治都没想到,海参崴的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不是海参崴大学,而是师范学院。

    这也是好事,百年大计嘛,只要是有利的好事,乔治都不吝啬。

    大几千工人一起动手,效率还是很高的,铁路以每天大约两公里的速度,从海参崴向伯力快速延伸。

    随着工人熟练度的增加,速度会越来越快。

    乔治不知道19世纪的当下,其他国家修筑铁路的速度有多快。

    海参崴修建铁路的速度,引起了沙皇的注意,乔治也因此再次来到加特契那宫。

    “每天两公里速度很快吗?”乔治在21世纪见多了9小时改造火车站,一夜修一座桥之类的新闻,真没觉得这个速度有多快。

    亚三和一干御前大臣,看乔治的眼神就格外复杂。

    海参崴雇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