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212章 投其所好(3/5)
的历史还是挺了解的。

    其实也不能说了解。

    只能说是了解个皮毛。

    即便如此,已经足够安东诺夫喜欢汉文化了。

    安东诺夫尤其喜欢诸子百家。

    感谢华人祖先喜欢记录的习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欧洲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即将发生的,在华人历史上,都可以找到相似的片段。

    甚至连政治制度,在华人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可以借鉴的例子。

    自由溟煮那一套,不就是儒家的以理服人么。

    小政府主义则无比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核心。

    欧洲的司法体系,几乎可以看作是法家的盗版。

    工业革命则是墨家实用主义的具体体现。

    就连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都可以找到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影子。

    李沙无法说服安东诺夫,只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伊万诺夫送回来的,不仅有适合从军的精壮青年,还有不太适合从军的半大小子,以及看上去就很能干的年轻女性。

    兰沙靠海太近,随时可能遭到荷兰海军的入侵。

    安东诺夫和伊万诺夫选择一处远离海岸的内陆山区,作为他们这个小团体的大本营。

    既然有了大本营,总得有个名字。

    因为亚齐有很多橡胶树,于是大本营就被命名为橡城。

    李沙感觉不太合适,亚齐还有金矿呢,叫金城岂不更好。

    安东诺夫一脸诡笑,连连摇手:“不不不,就叫橡城,橡树之城。”

    在东南亚建城,比在阿穆尔容易多了,最起码不需要考虑供暖问题。

    亚齐人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高,实在没有房子,搭个棚子也能凑活。

    伊万诺夫忙着南征北伐,安东诺夫忙着训练军队,所以橡城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就由李沙负责。

    李沙彻底头大,让他用小恩小惠收买民心还行。

    让他建设一座城市,真的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伊万诺夫和安东诺夫确实神通广大,确定橡城作为大本营之后没几天,就有一批新毛子抵达橡城。

    “橡城?你咋不叫尤里耶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