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柳京再看乔治的眼神都变了。
所以阿穆尔军区接手炮台之后,乔治就开始着手对炮台的改造。
木质炮台肯定不行,乔治要求把炮台全部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至少要可以抵御320毫米海军舰炮的直接打击。
至于军舰——
清帝国的北洋海军也已经初成规模。
所以一个狠辣的乔治,远比一个温情脉脉的乔治,更让米哈伊尔和米柳京放心。
乔治是深度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
米柳京到任之后,阿穆尔军区才开始接手海参崴炮台,这时候乔治才知道西伯利亚舰队有多不干人事。
这给了米哈伊尔和米柳京一个错觉,好像乔治在商业上并没有多少野心。
一个港口城市,没有炮台的话,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乔治在尤里耶夫宫都睡不着。
以及增加炮台的数量。
既然不能在海军上做文章,乔治就只能努力提升海参崴自身的防御能力。
彼得不建议大规模修炮台。
日本人完全低估了组建海军的难度,到1885年,日本已经捉襟见肘,无以为继,不得不发行公债筹款。
这个计划日本同样无力承担。
俄罗斯帝国在远东已经有了西伯利亚舰队,阿穆尔是不可能组建舰队的,除非乔治把西伯利亚舰队收入囊中。
针对海参崴的防御,彼得也有自己的思路。
于是俄罗斯帝国的西伯利亚舰队就很尴尬了。
“万一有呢?”
乔治不清楚日本海军的发展历程。
直到1882年,时任海军卿的川村纯义将新建军舰的数量减为32艘,日本海军计划终于得以启动。
难怪西伯利亚舰队整天惦记着要南下。
西伯利亚舰队可以跑。
这其实并不是好事,成年人的世界是残酷的,米哈伊尔和米柳京虽然都不是合格的商人,但他们懂得成年人世界的运行规则。
铁路肯定要修。
在造军舰这方面,日本人充分体现了什么叫人菜瘾大。
阿穆尔军区虽然不能组建海军,但是可以组建内河舰队,这完全是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