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被赶走,要么消失。
米哈伊尔还是很谨慎的,没有一上来就招惹清帝国,而是派人开发阿穆尔对岸的高丽土地。
神奇的是,有一部分东印度白人不去狮城,也不回荷兰,而是去海参崴。
占碑一战,2万荷军被全歼,中路门户打开,通往旧港的道路畅通无阻。
这也是没办法。
马六甲海峡对于英国来说太重要了,一旦航道受到威胁,英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就会严重削弱。
如果真一无是处的话,就算到了东印度也一样混不出头,穷白人哪儿都有,混到天怒人怨,搞不好会被当地土著活埋。
村庄的女性遭到澳军的集体凌辱,连10岁的女孩都没有放过。
人类第一台拖拉机在1856年就已经出现了。
香妃城也不是想守就能守住的。
澳军沿麻河推进时,来到一个叫哈苏木里的村庄,澳军将村庄的男人集合在村庄外的空地上,宣布他们是正义公司的叛匪,将他们集体枪决。
英军对马来半岛的进攻,并没有遵循惯例邀请军事观察员,外界根本不知道打成什么样。
想建成什么样就建成什么样。
单纯维持生活的必要物资,海参崴的物价确实很低。
军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作战。
拖拉机这东西,不仅仅是阿穆尔需要,西伯利亚的新移民更需要。
荷兰则是成为彻底的笑话。
《圣彼得堡日报》进行跟进报道,不仅内容详实,而且图文并茂。
在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的宣传中,亚齐苏丹国残暴不仁,所到之处必烧杀抢掠,屠戮一空。
如果有钱人想拥有可以俯瞰海参崴的半山豪宅,可以去尤苏波夫宫所在的尤苏波夫山购买一片土地自己建。
虽然海峡殖民地坚称战争并未结束,英军重整旗鼓之后还会卷土重来,但是英军的战斗力已经开始遭到普遍质疑。
和乔治印象中的拖拉机不同,海参崴的拖拉机只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转向全靠后轮人力控制,4匹的马力虽然不高,但是用来耕地已经足够了。
海参崴汽车畅销全球。
乔治已经将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