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着造。
乔治兑现承诺,奖励以白劳易为主的设计团队10万卢布。
东印度土著的生活状态很原始,还处于采集阶段,根本没有过渡到工业时代,更没有改善生活的欲望。
所以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尤里耶夫大公,在利用新款战列舰为海参崴造船厂谋利。
不过有一说一,“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性能,确实是让帝国海军部垂涎三尺。
“那时候的火炮还不像现在这样,动辄几百毫米,陆军火炮最大口径才86毫米,更重的火炮马就拉不动了,路也受不了——”
乔治不怕花钱。
这方面的失误,俄罗斯帝国也不少。
成本不是理由,“大海军计划”要造的13万吨战列舰,成本同样高达1100万卢布。
俄罗斯帝国目前排水量最大的军舰,只有13万吨。
白劳易的第三份“全重型火炮战列舰”设计图,终于得到乔治的认可。
如果“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开工,那么俄罗斯帝国的这17艘战列舰,都将濒临淘汰。
日本还订购了6艘万吨级重型巡洋舰,这些巡洋舰也都已经开始施工。
一个月后,圣彼得堡传来消息,帝国海军部决定继续执行“大海军计划”,并不准备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问题是这船稳定性极差,不足一米的风浪,就会导致失去战斗力,而且水文稍微有点不正常,船就只会在水面上打转转,根本动不了。
新版战列舰采用8门海参崴兵工厂新研发的330口径35倍径主炮,除此之外只有26门用来防备小型鱼雷艇的75毫米火炮。
素来以地域广袤而自豪的帝国,难道这时候就没有建新船台的地方了?
即便如此,最迟到190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就可以通车。
9月底的阿穆尔已经是冰天雪地,西伯利亚大铁路照例被迫停工。
你一骑兵中将,为什么对军舰这么感兴趣?
只是维护航道的话,也不需要战列舰,巡洋舰就够了。
设计方案也随即送往帝国海军部。
西伯利亚舰队到目前为止还是只有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