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也想重建,奈何法国议会和法国资本不配合,克里孟梭只能在凡尔赛宫跟小尼古拉打嘴炮。
克里孟梭很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是,抄俄罗斯人的作业就行。
俄罗斯的重建是从基础建设开始,投资比重大,回报周期长,资本家有更好的投资领域,自然不会宝贵的资金用在法国的基础建设上。
和修铁路相比,卡着天然气管道收钱才是王道。
克里孟梭希望通过巴黎和会,为年底的大选积攒足够的政治资本。
这样无限期拖下去,只会为政治对手积累资本。
综合法国的现实情况,克里孟梭主动让步,将份额缩减到50。
小尼古拉表示你这哪是让步啊,分明还是做梦。
于是50又降低到45。
小尼古拉问劳合·乔治,英国分5行不行?
劳合·乔治脸都绿了,你俩搁这打发叫花子呢。
克里孟梭表示,法国的底线是40,低于这个标准就不谈了。
小尼古拉底气越来越足,不谈就不谈嘛,咱们去君士坦丁堡慢慢谈,我请你们喝伏特加——不,喝法国香槟。
老谋深算的威尔逊终于发现,亚历山大这样的年轻人更好打交道。
威尔逊看出来了,小尼古拉是通过漫长的拉锯战报复所有人,毕竟英、法、美来开会的不是首相就是总统、总理,俄罗斯真正说了算的在君士坦丁堡,小尼古拉在这儿打嘴炮,俄罗斯什么都没耽误。
和法国一样,美国也即将举行大选,威尔逊还想再干一届,没时间浪费在巴黎。
威尔逊希望亚历山大劝说小尼古拉做出一些让步,毕竟早一天达成协议,德国就能早一天开始重建,俄罗斯就能早一天拿到赔偿。
亚历山大不傻。
赔偿总额虽然确定了,德国人是否愿意接受还不少说呢。
就算接受了,德国人是否有能力赔偿也是未知数。
不是未知数,德国人肯定没能力赔偿,因为德国人的钱都被美国人赚走了。
这么一看,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愈发面目可憎。
不过亚历山大也确实厌恶了漫长的拉锯战,他也想早一天回到俄罗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