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56章 大宝藏(3/5)
适合我们——”

    德扬很冷静,从东印度实际出发。

    “——我们应该购买更多运输机,建造更多运输船。”

    德扬的定位很准确,跟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相比,尤里耶夫大公国就是个跑腿的。

    自贸组织的好处是各取所需,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国家的实力,选择一部分角色,只有俄罗斯才有资格大而全。

    东印度种粮食的话,即便一年三熟,也竞争不过那些一年一熟的国家。

    粮食这东西,以大米为例,生长周期越长,口感就越好,跟地域有很大关系,即便把五常大米弄到东印度,也种不出五常大米的味道。

    俄罗斯人的主食是土豆和面包,东印度这边则是各种热带水果和水产品,大米虽然也有市场,但是需求量并不高。

    这样一来东印度只需种甘蔗生产蔗糖,再用蔗糖去换大米,充分发挥各成员国的优势。

    当然了,东印度的大米固然口感不好,那也不能一点都不种,即便种出来的大米都用于出口,也要保证粮食安全。

    “为什么要购买,我们要自己生产。”

    亚历山大受乔治影响,能自给自足,绝不求人。

    即便是俄罗斯也不行。

    “维克多会不高兴的——”

    德扬很高兴,这就是他希望亚历山大来东印度当国王的原因。

    东印度依附于俄罗斯,虽然没有遭到俄罗斯的歧视,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东印度企业和俄罗斯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难免底气不足。

    亚历山大担任国王,东印度企业在和俄罗斯企业打交道的时候,就可以平起平坐。

    维克多也是乔治表弟,尤里耶夫航空公司总经理。

    “他如果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亚历山大给德扬撑腰,有竞争才有发展。

    帝俄时代俄罗斯石油出口为什么不温不火?

    一个是因为垄断经营,动力不足。

    另一个是因为各国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不足,俄罗斯人也不太会做生意,七姐妹之一的壳牌,就是凭借销售和运输巴库的石油起家。

    尤里耶夫航空公司在俄罗斯固然一枝独秀,同行业技术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