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816章 撵都撵不走(3/5)
泰晤士报》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完全无法抵抗。

    “除非我们能让唐宁街出手——”

    道森以毒攻毒。

    既然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和《阳光晨报》竞争,那就需要从另一个层面,对《阳光晨报》降维打击。

    “唐宁街!呵——”

    阿斯特对保守党内阁不抱任何希望。

    鲍德温要是有封禁《阳光晨报》的魄力,就不至于对英国的经济低迷无可奈何了。

    只能说强大的英国,却匹配了一群全世界最软弱的政客,这才是日不落帝国不断衰弱的根源。

    和英国相比,俄罗斯之所以在战后崛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某人在幕后的运筹帷幄。

    俄罗斯虽然没有参加帝国会议,但是俄罗斯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澳大利亚独立后,和俄罗斯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全面倒向俄罗斯。

    去年全年,俄罗斯钢产量4500万吨,英国只有可怜的750万。

    俄罗斯有18亿人口——

    马上就要19亿了。

    英国只有4000万,俄罗斯对于澳大利亚羊毛的需求量比英国更大。

    西伯利亚虽然富饶,单就小麦种植而言,远不如气候温和的澳大利亚,俄罗斯以比英国更高的价格,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澳大利亚不管产多少,俄罗斯都能消化。

    除了经济上的合作之外,俄罗斯还可以提供澳大利亚最重视的安全需求。

    尤里耶夫大公国成立之前,澳大利亚是太平洋地区唯一的一个白人国家。

    尤里耶夫大公国将澳大利亚和亚洲隔开,成为澳大利亚最直接的安全屏障,只要尤里耶夫大公国不倒,澳大利亚的安全就不会受到影响。

    英国将澳大利亚资产出售给俄罗斯之后,达尔文成为俄罗斯海军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军港。

    对于俄罗斯海军的入驻,澳大利亚人不仅没有受辱的感觉,反而热烈欢迎。

    澳大利亚自存在那一天起,境内就有外国驻军,天经地义。

    俄罗斯海军不仅带来了安全上的保证,而且为澳大利亚带来亟需的投资,可以为澳大利亚提供更多税收。

    以前英军驻扎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