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 第263章 老蔡是懂政治的(3/4)
猛料道:“虽说厢军除了地防之外,也负有抢险修缮工役等责任,吴储因述职顺便率队进京原不奇怪,关键是以工部名誉提交河役申请之人,乃前工部侍郎吴侔。”

    到此,蔡京微微色变。

    吴侔是吴储堂弟,是前宰相王安石外孙,家族势力比吴储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真是吴侔这贼于工部侍郎任期内,借助了河道防务问题,提请家族嫡系吴储带和州军进京,而当时的和门下侍郎赵挺之、中书侍郎刘逵这两昏官又稀里糊涂的批了文件的话……就真的有些不对劲了!

    就此一来,蔡京的神态里充满了担忧。

    又回忆了一下过往,事实上在权贵圈子很吃得开的道士张怀素,还真就是吴侔推荐给蔡家认识的。

    当时蔡京虽不信道,架不住皇帝信道。于是始终谋求复相的蔡京意图通过道学、以增加对皇帝心态的把握、以及共同话题的延伸。

    于是就召见了“半仙”张怀素。

    一谈之下,除了道学外,发现张怀素很会讨人欢心,能说会道,相处起来特别让人舒服。此后也在中书要职的弟弟蔡汴,也赶时髦召见了张怀素。

    由此延伸开去,就开始狐假虎威、一发不可收拾,张怀素几乎就短期内火遍了整个京城权贵圈。

    就此一来,当时蔡京也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找不到具体问题所在。只是下意识觉得张怀素这么火,名头这么大,神奇到了公然出入公卿们的内院,与贵妇人们谈笑风生。

    于是官场沉浮多年,经历过大宋最为激烈的新党旧党相互斗法时期的蔡京深知:

    一个事情,不论什么事,当炒作得太火太过头,涉及太多权贵意识形态领域的时候,那基本是要出事的。

    即使提出问题的人是皇帝也要出大事,蔡京当年亲眼所见王安石时期的百官逼宫,就是证据!

    于是在复相前嗅到了危险的蔡京、虽不知红得发紫的张怀素事件会怎么演变,却已经刻意不在召见张怀素,并警告了弟弟说“不要和那个道士来往”,因为人红是非多,即使张怀素自身没问题,但名头这么大,又游走于立场不同的各大佬之间,出事是很容易的。

    随后就有消息说,张怀素记恨于蔡家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