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身份比自己高,确实不太好搞。
送什么都好像不太够。
既然如此,那只好把自己送给她,以表感谢了!
当晚洗漱后,苏誉连锻炼的时间都省了。
拉着顾长乐滚上了床,送了她几个亿。
……
沈少康那边既然已经完事,李大郎也差不多回来了。
这天。
李大郎终于回来了。
甚至还给苏誉带来了不少的学习资料。
他说道:“我顺路去了一趟省府,见了两位老爷子。”
“这是赵老爷子让我给带回来的,说是科举的学习资料。”
“让东家你务必好好研读一番,届时秋闱之前带上你这段时间写好的文章过去给他检查。”
从村子里回来的时候,顾长乐就说过了。
会找赵老头帮忙,提前打听朝廷会指派谁来担任这次秋闱的主考官。
打听好后,就能了解主考官的喜好。
再找一些主考官写过的文章,好好看看用词遣句。
这样届时苏誉写科举文章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
众所周知。
寒门难出贵子。
因为他们本身读书就比那些高门大户的公子哥少,见识也更加少。
最主要的,也没有人脉。
人脉在科举场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能参加秋闱的学子,都是从前面三小试中脱颖而出的人。
这些人的文章,不少都写得非常出色。
如果你写文章不能鹤立鸡群,那能撞中主考官的喜爱了,就是一个致胜法宝了。
而如果你写的文章既得了主考官的心水,又能超凡绝伦。
那好成绩自然不会少。
如果苏誉没有顾长乐的帮助,他不可能早早打听到主考官的喜好。
届时文章写得再好,估计也会被人比下去。
得益于这一份科举资料,苏誉又对自己的秋闱多了几分信心。
有个好娘子,能走后门真爽!
苏誉喜滋滋地想着。
一边问了问两个老爷子的身体,苏誉顺手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