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 第224章 大概写写得了(2/4)
不是靠近茅房的地方,苏誉松了一口气。

    考号很小,里面也脏。

    苏誉先把用作写字板和晚上拆下来当床板的那块木板拆下来,直接放在考号前拍了拍,又拿布巾擦了几次。

    这才进去考号看了看。

    前面一直下雨,这考棚里有些角落还是湿着的,一股子霉味。

    苏誉皱了皱眉头,随意搞了搞卫生,拿出自己防雨的布帘一盖,直接眼不看为净。

    拿出药粉,在号房周围洒了一些,便算是处理好了。

    和他同样只随便搞搞卫生的考生们不少。

    有些甚至都懒得打扫,就拿袖子随意扫了扫要写字的板,便趴在上面补觉。

    苏誉倒是不困,拿出自己的笔墨开始摆好,准备磨墨。

    开考的钟声响起。

    乡试终于要开始了。

    拿到试题后,苏誉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这么长的题目”

    院试时候,张学政出的题目,是两个字。

    因为是两个字,所以破题的思路可以有很多。

    大家能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破题。

    而且这样不容易偏题。

    到了乡试,这一整个长句,就相当于指定了内容。

    若是内容写偏了,那文章也就废了。

    所以这时候,开始真正比较的,就是个人的文学功底,写作水平了。

    科举第一篇文章,是重中之重。

    这篇要是写不好,后面写得再好也可能白搭。

    苏誉静了静心,开始想自己应该如何写这篇最重要的文章。

    “民既富于下, 君自富于上。”

    最终,苏誉决定了自己的破题。

    “这种破题,玩不出太多花样,只能这样来引出下文。”

    破题决定后,接下来的就好办了。

    此次主考官钱向晨钱大人,乃是钟爱辞藻华丽、对比鲜明文风的人。

    骈文苏誉虽知道一些,但这种问题明显不适合用在科举上。

    所以苏誉在后面练习文章时,都特意仿造同样讲究对仗的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