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昭华想的没错,老夫人与墨韫确实皆未放弃。
次日上午,老夫人就找了容清过去,又与她提了抬嫡之事。
昨晚是墨昭华找借口将容清带走,今日老夫人便特意避开了她。
“母亲,您若非要儿媳名下有嫡子,那儿媳可将庆哥儿记在名下。”
只要墨瑶华抬嫡需过自己这关,容清就绝不应允,否则她对不起女儿。
她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昨夜刚得知,墨瑶华竟与祁王有私情。
庆哥儿是墨韫的另一个庶子,年方九岁,关键是他被教养的好,尊重主母。
这也是他生母乔姨娘投桃报李,想她当初先被醉酒的墨韫玷污,再险些被发卖。
幸得容清得知消息及时赶去,不仅给她抬了姨娘,还让她成功生下了墨庆华。
是以,她虽未亲自教养墨庆华,但乔姨娘对儿子谆谆教导,铭记她的恩情。
“这怎么行?”老夫人一听就急了,她只是想抬墨瑶华的身份,不想便宜别人。
别看她重男轻女,可对仅有的两个孙子也会挑剔,只看重墨胜华,并不喜墨庆华。
在她看来,乔姨娘不过是个爬床的贱蹄子,根本连给他儿子做妾的资格都没有。
若非容清劝说,怕传出去被人借此做文章,影响墨韫的仕途,她才不会应允。
容清反问,“为何不行?庆哥儿年纪尚幼,且循规蹈矩,日日来给我请安。”
这话说的老夫人就不爱听,觉得她在指桑骂槐,指责墨胜华兄妹没请安。
可事实确实如此,墨胜华去书院前,也只是偶尔才会与墨瑶华去晚香居。
老夫人找了借口继续劝说,奈何都被容清反驳,最后也只能放她离开。
容清起身规矩的行了个礼,带着丫鬟离开,心里和离的念头又坚定了几分。
老夫人脸色一沉,“她在府里不声不响,本以为好拿捏,没想到竟如此能说。”
刘嬷嬷提醒,“老夫人莫不是忘了,当初乔姨娘之事,夫人便舌战群儒。”
“人老了,确实不记事,那你觉如何是好,她有辅国公府撑腰,又逼她不得。”
要不是顾忌着辅国公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