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要听到楚玄迟的吩咐才会走,如今不再等待,当即离开。
毕竟连楚玄迟都要听墨昭华的话,她既然说了无需禀告,他自是乐得安心去睡觉。
待他走后,楚玄迟低声问,“昭昭确定催产来不及了么?这一胎真的生不来?”
墨昭华话语淡淡,“才七个月而已,生下来也活不长,届时他们反而会更惋惜。”
楚玄迟不太希望这是个男孩,“但若是男孩,终究占了皇长孙之名,死了也一样。”
墨昭华并不这么认为,“占着名又有何用?唯有活着,才有希望,昭仁太子便是先例。”
昭仁太子便是元德太后的嫡子,比文宗帝小一些,乃是先帝的五皇子,可惜夭折了。
楚玄迟轻笑,“昭昭说得极是,活着才有希望,若非昭仁太子早逝,也轮不到父皇登基。”
文宗帝出身很不好,生母本是元德太后当皇后时的侍女,还是个官奴,但深得元德皇后宠信。
因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元德皇后为了分其他几宫的宠爱,将其献给了先帝,被封了玉美人。
玉美人手段极高,成功得了宠爱,明里暗里劝着先帝去元德皇后宫中,结果自己先怀上。
后来她便生下了文宗帝,是为三皇子,先帝赐名为天明,她也从美人晋升为婕妤。
得宠的玉婕妤不忘初心,继续为元德皇后说话,哄着先帝去凤仪宫,终让她生下儿子。
只可惜,元德皇后生产时大出血,竟就此失去生育能力,因此她更加看重玉婕妤与楚天明。
元德皇后鼎力帮助玉婕妤上位,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让她一路从婕妤到昭仪,再到嫔位。
因着玉嫔的关系,楚天明自小便与元德皇后极为亲近,跟墨胜华与容清倒是有点类似。
后昭仁太子夭折而亡,玉嫔又为救元德皇后而死,皇后为其争取了四妃之下的妃位追封。
一个痛失独子,一个没了生母,元德皇后便将楚天明养在了膝下,成为嫡子,后被立为太子。
先帝驾崩后,楚天明登基为帝,尊元德皇后为太后,再追封自己的生母玉妃为玉璋皇贵妃。
按照东陵后宫制度,依次是采女,才人,美人,婕妤,昭仪,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