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新官路商途 > 第六十七章 徐玉山的条件(3/4)
也是做事务性工作,他对很多技术方面的事情都不是很确定,就借着私交,请陈祝帮忙走了两趟掌掌眼。

    萧良打开电风扇,接过那叠材料坐藤椅上翻看起来。

    从这叠材料里可以看出徐玉山这两年在保健品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各类低聚糖聚合物的功效比较,说实话并没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独创性。

    不过,这些材料有一点是萧良颇为意外的,就是徐玉山除了给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外,年初还想办法通过省药监局的专家评审。

    这说明徐玉山从近几年国内逐渐火热的保健品市场里,很早就清晰看到他所做研究的商业价值,又或者说他就是直接奔商业价值才去做的这些研究。

    虽说这注定徐玉山对他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期许,会开出不菲的价码,但倘若将他的研究成果直接纳入新公司名下,则能省去后续很多的麻烦。

    萧良大体记得整个保健品市场的乱象,今年就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明年就愈演愈烈——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大的变化,明年底国家就会下决心整治保健品市场。

    到时候哪家保健品厂商想要逃过第一轮清理整治,很多关键性的评审认证文件则变得异常关键。

    以技术转让的方式,直接采用徐玉山的研究成果,新公司在合规性操作上会有极大的便利性。

    “徐玉山现在有提什么新的条件没?”萧良看向他哥问道。

    之前徐玉山教授提出一次条件,是一部分现金买断加保健品销售提成。

    现金买断开价却是不高,徐玉山只要求出两万元就行。

    萧良不介意多付点现钱,但不可能同意徐玉成拿产品销售提成。

    保健品看上去利润空间极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都不高,初期也没有多复杂的生产设备投入,但市场营销的投入太高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才开始发力做产品的金铢口服液。

    要是历史的轨迹不发生变更,金铢口服液今年的销售额就能做到十五亿,明年,也就是九五年到达巅峰期时,年销售额应该会做到惊人的八十亿。

    这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八十亿销售额,是后世极难想象的一个数字。

    也因此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