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新官路商途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法今用推恩令(4/5)
船机厂的问题也有过了解?”罗智林问道,“你觉得船机厂的问题,最终该如何解决?”

    “罗书记您的想法就很好,但现在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商不容易,”萧良笑道,“对了,汉初分封诸侯,致诸侯势大,不从王令,汉武帝是怎么做的?”

    “推恩令?”罗智林蹙起眉头,沉吟道,“你是说将船机厂拆分开来?”

    萧良说道:

    “船机厂是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原汽轮机厂的基础上,引进苏联的船用柴油机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陈富山书记手里,将船机厂原六大车间扩大成六大分厂;到俞书复手里,市里都希望东洲能有一家上规模的重工制造企业,又将市造船厂、船舶修理厂等单位合并进来,然后又成立了三产公司,最后形成今天的‘巨无霸’。单就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种合并不能算恰当,甚至可以说大而无当。看似上下游产业链都整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却削弱各自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制造管理水平,船机厂这几年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以致在整个船运市场正逐步复苏的当下,船机厂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

    将船机厂进行拆分,实际上是将抱团在一起的郭晋阳等人以及他们背后涉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给拆分开来,迫使他们在各自的实际利益面前,再无法紧紧抱成一团。

    这里面的好处,是不需要萧良多说的。

    不过,就算罗智林下决定想将船机厂拆分,还是需要足够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各方面点头同意才行,并非罗智林作为市委书记,直接签署一份文件就能擅断独行的。

    因此,萧良主要还是从船用设备以及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多谈了谈拆分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罗智林沉吟着点点头,跟萧长华、钱少斌说道,“你们都在船机厂长期工作过,对相关问题应该了解比萧良更深刻,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最好拿出成文的报告,我再跟钟市长他们碰头讨论。”

    这件事要推进,不是一时半会能促成的,也不可能仓促下结论。

    不过,萧良这个思路,真的叫罗智林都叹为观止,跟萧长华感慨说道:

    “你怎么就养了这么一个妖孽儿子啊?我来东洲之前,就觉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