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后世赫赫有名的富士康。
这些台资oe厂商转型发展手机代工业务,有着天然的优势。
当然,鸿盈科技依托星源时代的锂电业务,争夺手机代工业务,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但前期规模小,很难有大的盈利,自身资金积累慢,也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这时候鸿盈科技要不断扩大产能、发展工程师及管理团队,还要坚持相当比例的研发投入,打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跟流水线,就需要源源不断补充新的发展资金。
而前期鸿盈科技很难获得投资机构的信任,萧良就得承担更多的增发或借债责任。
他此时在香港预留四十亿港元的资金储备,看着很多,还真未必能支撑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