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3/10)
表决通过后,通过增发新股融得的二十八亿港元就会直接进账,开启鸿盈电子新建工厂以及并购大扩张的新进程;很多工作也已经在进行筹备了。

    张殷彪次日一早就驾车赶往他在狮山湾的绿鸿科技,召集创业这两年多带出来的小二十名骨干,宣布绿鸿科技生产及研发部门即将被萧良旗下的一家新公司鸿盈科技收购——他没有说鸿盈科技将由和永电子重组而成,这还没有对外公布,但他也将新公司跟萧良的关系挑明,方便大家做选择时进行全面的思考。

    绿鸿科技的生产及研发部门,合并到鸿盈科技,会作为一个小规模的子公司继续发展运营,将来以国际高端代工业务为主;愿意跟随他到新公司发展的人,也不可能在新公司获得多高的职务,基本上还是会留在子公司原先的研究与运营岗位上;而这一块也不会是新公司发展的重点。

    薪资甚至也不可能会有多大的调整。

    毕竟第一批管理层授股很有限,依照香港上市公司的惯例,一般只有最核心的高级管理层才能得到授股,不可能普惠到基层管理。

    当然,对那些想自己单干,想继续在电动自行车市场闯荡的人,张殷彪会将市场以及销售部门,包括注册的绿鸿品牌等无形资产一起拆分出去组建全新的绿鸿公司,都留给他们,他不拿一分钱,不占一股。

    新的绿鸿公司,往后可以先找别的工厂代工生产电动自行车后贴牌销售,但鸿盈科技不做国内的市场,也不会给国内的品牌做代工。

    这是萧良一开始就做出的承诺。

    为了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九七年底萧良就拿出初步成熟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吸引上百家配套以及电动自行车厂商到东洲扎根发展。

    是这么多厂商与和永微电机(和永电子)、宿云山能源、蜗巢科技等一起,花了两年多时间,将产业链初步做通,初步做到东洲电动四轮车、电动自行车多品类年产一百万辆的产业规模。

    萧良在下游四十多家厂商还没有完全成熟之际,再单独扶持一家品牌,利用进一步成熟的技术以及资本上的双重优势,抢占市场,顺手将这四十多家厂商都打垮掉,这得多亏心啊!

    虽然下游四十多家厂商,在未来的发展中,大部分还是会被淘汰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