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年净利润也不会低于十亿。”
曾几何时萧良曾说过蜗巢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二十亿,像是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他手里的资金。
谁能想到,星源时代不仅这么快,就能覆盖掉蜗巢科技的巨额投入,还能产生这么高的利润?
他们一度以为星源时代有成为锂电巨头的气象,没想到星源时代已经悄然间成为世界级锂电巨头了。
“这么看来,奈田英男说萧良有意在两千零五年前后,将鸿盈科技工业园,包括锂电池生产基地在内,发展到十万人规模,在三十亿美元的锂电池产值的基础上,将手机代工业务发展到六千万部产能规模,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不能轻视他的野心!”林杰微微蹙紧眉头说道。
林杰没有回应萧良的招揽邀请,还是全心全意放在星视电讯的发展上。
“确实,锂电市场还是太小了;星源时代这两年来依托低价策略,在全球中低端锂电市场抢走这么高的份额,但年销售额才刚刚突破十亿美元,”
袁可飞感慨说道,
“星源时代计划2005年锂电销售额突破三十亿美元,之前还以为他们是痴人做梦,但现在看来,他们利用技术与生产成本的双重优势,确实可以冲一冲这个目标,但也就如此了。如果萧良在信息产业领域确实有更大的野心,代工业务确实可以成为其主要的突破口。这两年来,蜗巢科技在这一领域的中上游产应链进行布局,回过头来看,应该就是那时候蜗巢科技在锂电领域取得关键性的技术突破,才给萧良如此强烈的信心。”
郑仲湘与众人也是头痛无比。
他们之前担心蜗巢科技会跟星视通讯电子争夺对中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控制权,之前才想着敦促宏亚及早开发笔记本电脑市场,星视通讯电子这边也计划同步加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方面的生产制造以及代工业务的开发、自有品牌的推广、销售。
他们就想着多管齐下,抵挡蜗巢科技强势的渗透力。
但问题在于,他们之前估算的是,鸿盈科技工业园建成之后形成六七百万台手机代工组装产能,有可能形成的渗透力跟影响力。
这跟六千万台手机代工组装产能,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