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荣华富贵及切实利益。
然而,时光飞逝,官员们逐渐察觉到,随着受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想要欺瞒民众变得愈发困难起来。
尤其是那一张张发行天下的报纸,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信息传播的重重障碍。昔日目不识丁的农民,如今借助报纸得以不断拓展眼界,知晓天下大事。甚至对于皇帝陛下的开疆拓土之举,他们亦是欢欣雀跃,极力拥护。
这种情形令得官员们心中颇为不快。以前,皇帝与平民之间的沟通渠道,皆需历经各级官员层层转达,现在,皇帝却可以通过报纸直接交流,做为中介的官员,已经开始边缘化。
舆论从未有过的强大起来,新情况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识文断字的普通百姓,竟可凭借报纸直抒胸臆;而皇帝亦可透过这一媒介,直接与秦国民众展开交流互动。
此等局面,着实令官员惶恐不安!
离石经常在报纸上,刑登他的日常消费,虽然亨用很豪华,可毕竟人数有限,走到哪吃用在哪,还大多是内务府付款。
起初,大秦的官员们对于皇帝此举的意图还不太了解。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学习过知识的平民参与其中,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些平民并非都是愚昧无知之辈,他们一旦掌握了数学并学会算账之后,再对照登报公布的支出明细,很快就能察觉到账目与实际支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出入。
如此一来,民间便开始出现争议之声。有人质疑征税的官府虚报账目、欺瞒民众;也有人认为或许是皇帝本人不擅算账,以致于造成这种混乱局面。
一开始,天下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观望此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争论逐渐演变成,究竟是谁在愚弄天下百姓的探讨。
离石之所以将日常消费公开登报,其初衷本是为了回击民间流传的关于他挥霍无度、肆意浪费民脂民膏的谣言。
通过将日常费用登报公示,如果他胆敢弄虚作假或说谎骗人,那么按照“王在法下”的原则,他必然要承受严厉的惩罚——被罚巨额黄金,还承担名誉的损失。
而倘若此后仍有类似谣言传出,那就属于污蔑行为,污蔑皇帝可是重罪,最轻的惩处也是被流放至大渊。
采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