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说一般这种东西可能书基本上都不会提,可是在临床上基本上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
不过学硕也并不是完全就没有好处。
毕竟比现在的医生有多三年的科研经历,在今后晋升或者是需要发论文的时候、做实验什么的,也会得心应手一点,而且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会有自己的科研头脑,这也是他们能力的一部分。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所以一般想考进临床当医生的硕士都会选择专硕,因为那样就可以在硕士期间也一同进行规培,不过那样的话,辛苦程度也是直线翻倍,因为需要在三年的时间内拿到三个证书,分别是规培结业证,研究生学位证,以及最重要的医师资格证。
所以一般专硕的人在医院的这三年是他们学习生涯中最痛苦的三年,因为在这三年里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就算医院工作没有那么忙,那也还要回学校进行科研工作,更何况还需要跟着导师一起做实验发毕业论文,每一项都劳心劳力,关键是还没什么收入。
一般虽然在研究生交完学费之后每个月会有补贴,但是补贴也基本上只够生活基本支出,或者说跟着老师比较好,实验室的今天发的比较多,那还能稍微好过一点,要是偏向内科之类的科室,科研课题并没有那么热门,加上国家拨款的不太多的话,那可能三年都要过得紧巴巴的。
这种时候学校那边的经费就会稍微宽裕一点。
不过好一点的是,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过后,基本上大多数人都能考到医师资格证书,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多领医院一笔小小的补贴,虽然也不多,但是至少能缓解一些压力。
所以之前有人调侃过就是学医是一门既辛苦投入又高,而且回本很慢很慢的工作,因为一般想要好好走下去这条路的,都是一些有着自己理想的高材生,这样的分数其实读一些其他专业说不定投入和产出回报更快一点。
但临床不一样。
先不说本科读五年是最基础的,关键是这五年里基本上只能学个皮毛,进入任何一个科室都只能当做打杂的那种。
因此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考研究生,因为这样的话至少能定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更深入的去了解,一般要在比较好的大学硕士毕业才是一个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