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倭国现状(2/3)
嘴里却成了名将辈出刀光剑影,透着英雄气概的时代。

    在源氏幕府,除了源义满外还有三个庶家,细川、山下、田山三氏,轮流担任着幕府征夷大将军的辅佐人,类似于处理内政后勤的文官,号称三管领;在三人之下还有赤色、山名、京外、门松四家,轮流担任侍所头人,也就是四职,主要负责军事。

    这就是倭国最核心的公家和武家,这七人七氏都是源义满亲手提携起来的,都堪称忠心耿耿,唯独在举国为寇袭掠大魏沿海这件事上有了分歧,赤色、门松两家认为应该以一统国内为重,而其他人都觉得去抢一把大魏才是转移内部矛盾的好法子。

    说来也巧,这两人偏偏还是最支持源义满长子的人,而其他五人都以源义满心意为重,更偏向于源义满幼子。

    源本持是源义满的长子,他出生时源义满还没有当和尚,从小因为源义满出征在外的原因,父子很少相聚,感情自然也淡,在源义满夺取倭国最高权力不得不出家避开锋芒时,他把源本持立为了继承人。

    按道理来说源本持应该就这么慢慢接过征夷大将军的权力才对,可偏偏源义满当了和尚也不安分,在佛寺里养了个喜爱的女子,一来二去又生了个儿子,取名源本义,而源义满也非常宠爱这个幼子,甚至连去见天皇也会带上他,话里话外都是要把未来的江山交给源本义的意思。

    这下源本持就尴尬了,幕府里原本对他恭恭敬敬的人们察觉了源义满的心意,纷纷转投向还未成年的源本义,迄今为止源义满也始终不肯放权给他的大儿子,源本持一直就在京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幕府将军,甚至引起了许多流言,说源义满废黜他不过也就是时间问题,源氏幕府的主人只会是那个源义满养在身边的幼子。

    由此可见源义满是不怎么读史书的,但凡他知道大魏历史上那些惨烈的例子,都不可能产生把一个养在佛寺的幼子扶上位的想法。

    此时的源氏幕府政权,看似达到了某种平衡,实际上早已是积满了压力的火药桶,人们常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总能在汉民族的史书上找到例子,比如如今的倭国就类似汉末,而源义满就是那个能废立天子的董卓,如果没有占据京都的地利,胜于其他诸侯的兵力、土地,估计很快就会有人跳出来替天皇讨伐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