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臣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南越国臣从未涉足,须亲自去一趟才能放心。”
卫廷帛道:“王上,可以让臣的徒儿随武信君一起去。”
“你有徒弟?哪儿来的?”郑安雅问。
卫廷帛笑道:“您应该听过他的名字,就是公子完身边的那个小仆人琉璃。”接着,她又把那人的情况介绍了一番。琉璃是须弥国的奴籍出身,自幼无父无母,被宫里的一个老太监收养。他没有姓名,只有一个小名唤作“狗儿”。老太监不得势俸禄微薄,两人只能勉强糊口。在他十岁那年,老太监去世,他便没了依靠。掌事太监可怜他,打算给他谋个差事,正好公子完身边少一个仆人,便把他拨给公子完使唤。陈完见他生得聪明伶俐似有玲珑剔透心,便给他改了个好听的名字“琉璃”。从那以后,他就成了陈完的贴身侍从,替主人做了许多事,从挑拨离间离、瑶两位公子,到笼络须弥国旧臣,再到联络孤竹国,他没有不参与的。
“你等等,”郑安雅忽然打断卫廷帛,“听你这话,他是个奸诈之人啊,做的都叫什么事?小小年纪行事如此恶劣,这样的人你也敢收?”
卫廷帛笑了:“王上看重的是德,臣谈论的是才。这个琉璃跟着公子完的确没干过几件好事,但那都是公子完指使他做的。他是奴才,哪能有自己的主意?”
“你怎么知道他以后不会为了利益背叛寡人,背叛高昌国?”郑安雅问。
“王上,臣愿意相信琉璃。”房如樨忽然说。见郑安雅大惑不解,他解释道:“王上还记得我们刚入须弥国境内时遇到的那些村民吗?臣仔细观察过,他见到村民的惨状十分不忍,在我们分发粮食之前,他就已经偷偷把随身的干粮塞给他们了。后来您下令给村民发粮食,他又是最积极的一个。公子完催他赶路,催了好几次他才跟着走的。事后臣问过他,他说自己小时候经常挨饿,知道那滋味不好受。王上,臣以为,此人虽然做过一些错事,但其年幼又是主人指使,并不能因此否定其人品。如果好好教导,会成为一个可用之才。”
听到他们这么说郑安雅还是不放心,叫来琉璃亲自过目,问他是哪里人、几岁了、读过什么书。琉璃都一一回答了。郑安雅对他还算满意,又见卫廷帛不时护着他,便笑道:“廷帛,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