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一个月,房如樨果然带着虢仲靓来了。郑安雅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四十岁上下,虽保养得当但身材瘦小、皮肤发黄、鼻梁低矮,按照高昌国的审美实在算不得漂亮。
行过礼后,郑安雅问她:“你可知道,寡人唤你来做什么吗?”
虢仲靓道:“武信君说,王上想让草民用经济之法对付孤竹国?”
“正是,你可有把握?”
“回王上,草民在来的路上想了一些,不过”虢仲靓顿了顿,看得出来,她有点紧张,“如果真的要对孤竹国下手,还需要仔细思量。”
“没关系,你先说来听听。”郑安雅笑了笑,尽量让自己显得温和一些。
虢仲靓清了清嗓子,道:“王上,以草民愚见,用经济之法灭一国,最有效的是用粮食。”
“粮食?”郑安雅问,“怎么用?”
虢仲靓道:“我们想个法子,让孤竹国人不种粮食。”
“啊?不种粮食?这怎么可能?不种粮他们吃什么?”郑安雅道。
房如樨笑着说:“王上莫急,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您先派一些日常事务给她吧,把她当普通丞相用。”
次日,高昌王颁布诏书,任命虢仲靓为左相,主管农、工、商三业,段知书改任右相,负责其余事务。
在虢仲靓看来,高昌国的确有不少需要改革的地方。第一项便是简化通关手续:高昌国境内有多条直道,商人们利用直道贩运货物十分迅速,但州郡之间仍与其他国家一样设有层层关卡。商人们每到一处都要准备报关凭证、排队登记、清点货物、缴纳直道维护的捐税。有些郡县人手不够,商人们甚至要排上几天几夜的队。这对商贩们,尤其是贩卖新鲜农产、果品的商贩尤为不利。“直道好走,关卡难过”是商贩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虢仲靓用“一证制”取代了原有的报关制,即商贩们在上直道时领取一张许可证,填写个人信息、出发地、目的地、货品名称、数量、随行人数和姓名、预缴捐税后,由出发地的关津验证后盖章。只要沿途不离开直道的范围,无论途径几个州郡,都不再盘查,只有当他们到了目的,离开直道时,才需要向当地的郡府或县衙报关,一次性做完登记入关、核对货物和缴纳捐税的工作,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