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琉璃、梁淑贞和唐苏合思一行人出发后不久,一向不常见的郑萧儿露面了,并带给郑安雅一个惊人的消息:郑悠儿与林长晔分居了,起因是林长晔身边的一个年轻婢女。
听到这儿,郑安雅哪里还坐得住,恨不得立刻驱车赶往临淄找林长晔算账,被段知书和杜襄成联手拦住了。
“陛下,事情还没有搞清楚,您别这么冒失行吗?”杜襄成道。
“你还替他说话!林长晔这小王八蛋,我当初就不该同意悠儿嫁给他,看看他干的这叫什么事!居然为了一个婢女和悠儿分居,这是不是人族男人常干的始乱终弃?”郑安雅怒不可遏。
段知书道:“陛下,我知道您心疼悠儿,说真的,这事儿谁听了不上火?可是近期国事众多,柏崇峦的新法八字没一撇、科尔漠尚未平定、玉轮国那边也需要盯着。相比之下,悠儿的事实在太小了,您可不能为了悠儿一人把整个国家抛在脑后。再者,这件事说破天也就是两口子闹矛盾,晾几天也许他们自己就和好了,您要是一出面可就把事情弄复杂了,夫妻俩的小矛盾成了两国邦交大事,别搞得悠儿和清源君都下不了台。”
“那怎么办?总不能任由林长晔那杀千刀的欺负我的悠儿!”郑安雅还是气愤难消。
正在此时,房如樨递了一份国书上来,原来是林长卿邀请她下个月一起到长乐国赴柏康之的寿宴。郑安雅扫了一眼,问:“柏老头几岁了?”
房如樨笑道:“长乐王今年四十七岁。陛下,臣不得不提醒您,‘柏老头’这三个字您可别叫顺了嘴,让柏崇峦听见了不好。”
郑安雅翻了个白眼,道:“四十七岁又不是整生日,我去干嘛?今年去了,岂不是以后每年都要去?烦不烦!”
房如樨无奈地赔笑道:“陛下,东帝陛下有意修复您和长乐王的关系,您别不领情啊。您想想,柏崇峦对您如此抗拒,主要还是因为长乐王夫妇对您的印象不好,如果从今往后长乐王对您的态度有所改观,是不是也会对柏崇峦产生正面的影响?柏崇峦如今人虽然来了,到底心不甘情不愿的,能为我们出几分力还很难说。如果您赴一次宴让他心甘情愿为我们效力岂不是更好?”
见她面色有所缓和,房如樨又说:“您不是想了解清源君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