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际关系也复杂,只好慢慢地移交给她。
过了几年,就在林长晔的第二任妻子病逝、卢皎皎准备全盘接手的时候,出了一个天大的意外:新夫人郑悠儿进门了。与卢皎皎相比,郑悠儿是郑安雅以郎中令为目标培养的,治理一个清源君府更是手到擒来,更何况她之前夸下海口说自己很擅长处理内务,林长晔便放心地把府中内务全交给了她。
不曾想,他的这一决定使得府上变得矛盾重重。原因说来也简单,林长卿为了分散世家大族的权力,几十年来一直在朝堂上主张唯才是举、重用寒士。林长晔为了积极响应兄长的主张,特地定下了三代之内不入朝堂的家规。如此一来,他的儿孙们如果不愿自立门户,便只能在他的府中讨生活。好在清源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大小臣工、各地官员乃至外国使臣们都争相巴结。在诸多迎来送往的日常行为中,大大小小的好处是少不了的。对此,林长晔心知肚明,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让儿孙们过得不体面吧?
可自打郑悠儿进了门,一切都变了。她深受郑安雅的熏陶,眼里容不得沙子。当家后没多久,她便推陈出新,堵住了大部分下人们收受贿赂的通道,上至儿子媳妇、下至小厮和轿夫都因此收益大损、叫苦连天。也曾有人在林长晔面前挑拨离间,但林长晔只是一笑了之,郑悠儿依旧是当家主母。
别人倒还罢了,卢皎皎看着这个新婆婆,心里尤其堵得慌,本以为熬了这些年,婆婆死了、嫂子抱恙,自己马上可以做内当家了,哪知道凭空又来了一个婆婆,自己要给她打下手不说,每日早晚还得给她请安。世人常说“廿年媳妇熬成婆”,可这位婆婆却比自己还年轻几岁,再熬二十年只怕熬死的不是婆婆而是她自己了,每每想到这里,卢皎皎就倍感憋屈,却也无可奈何。
十几年过去了,就在卢皎皎以为这辈子都将生活在郑悠儿的阴影之下的时候,太后宣她进宫陪伴,问起家里的情况,她本想应付过去,却被郑河清一下子点破:“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不舒心,你在我面前不必掩饰,我都懂的。”她只觉得万般委屈涌上心头,眼泪一下子如决堤一般涌了出来。她向太后哭诉这些年来的种种,郑河清起初只是静静地听着,待她哭得差不多了,忽然问她:“如果我有办法把你婆婆撵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