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策马上前,亲自杀入战场。
阿尔斯兰说的没错,这些火器正是当年黑夫遗留的图纸中的火枪,经过少府多年的改进,已经从两人抬的长枪缩短为一人可手持的枪,发射所需时间也由原先的十弹指减少为五弹指左右,可惜由于制造火枪的钢材十分珍贵,火枪本身使用的寿命也不长,因此本次大战只准备了千余支火枪,对上玉轮国的数万骑兵,杀伤力实在有限。
玉轮军在阿尔斯兰的鼓舞下继续前进,只见火枪兵们有序退去,又换上来一批手执长刀、槊、戈等长兵器的步兵。待骑兵靠近,他们便掷出或刺出手中的兵器,不砍人,专砍马,更有甚者还持有一种奇怪的钩状长兵器,专门对付马腿。两军又混战在一起,高昌军且战且进,慢慢将玉轮军包围起来。
“行啊大囡,没想到你这么厉害!”郑安雅惊喜道:“我原以为你只擅长谋划一两万人的小规模战役,没想到四十余万人的阵竟也编排得如此完美!”
“陛下过奖了。”曾大囡脸红道。
原来,这一切都在军师曾大囡的算计之中。她认为,玉轮国兵力虽少,骑兵数量却与联军大致相当,且与联军的战车相比,他们的骑兵突袭能力极强,主将阿尔斯兰最常用的战法就是用大量的骑兵高速冲锋,冲散敌军的阵型,让对方自乱阵脚直至完全崩溃。因此,必须让联军次第分布、层层抵抗。她给出的阵型是:以八千骑兵为前军;中军以步兵为主,分为左中右三部,每部八至十万人,火器营也在其内;后军也分左右两部,各六万人。前军骑兵作为诱饵,必须与敌军骑兵大战一番之后,才能掉头兵分左右两路迅速从中军的两处间隙中退去。前军退下之后,中军迅速合拢,将敌军挡住,再由火器营出手,打翻最前排的战马,进一步削弱敌军的进攻速度。此时敌军与我军已经零距离,即便他们再擅长骑射,没有拉开距离,骑兵无法发起有威慑力的冲锋,弓箭也毫无优势,只能与我军肉搏。而此时我军的优势方才显露出来,在白刃战中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越长的兵器越有优势,我军惯用长刀、槊、戈等长兵器,敌军则多用较短的弯刀。中军步兵可以分三面包抄敌军,并用兵器的优势先杀马再刺人。而退却的前军则和后军再组成一道防线,防止敌军敌军步兵与骑兵汇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