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介于木星与第一卫星之间的轨道边上。靠着舷窗望向宇宙的一侧,和地表生态圈差不多大的太空站正朝着他们飞来。向着两边无限延展的光帆像是一片镜子般的海洋,接近透明的表面倒映出了满天岁星风云变幻的颜色。
基于机器人精密的计算,光帆并没有触碰丝弦的风险。只数分钟,这镜子的海洋就像墙壁一样横在舱室的前方。从光帆的缝隙里,可以看到太空站背后一个庞大的太空船体的骨架。
随着一声轻响,太空站中部的对接舱便轻轻地靠在了舱室的表面。
这就是第一卫星经营了数十年的太空船坞。
0234的任务便是在这里将自身奉献于那艘超大规模航天载具的制造之中。尽管算力出众,但0234并不负责设计部分,只属于拧螺丝钉的普通生产力。这一恢弘的工程,需要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机器人的合作。
“船被造出来,就会被使用。”
那时,0234看着身前的机器人往着卫星里走,它邪门地,有点像0386那样升起了一些并不该出现在他身上的念头。
“谁会乘坐我们的船?我们要造的这艘巨型飞船又要飞向哪里?”
舱室发出一声催促的提醒声,他便匆忙进入了卫星。网络持续不断地把他需要执行的工作内容发给他。工作内容的信息含量极少,无非是前往目标地点,执行某个特定作业(主要是拧螺丝、测试强度数值、保养船体)罢了,并不涉及船的目的成因,也不涉及它的宏观设计。
0234怀着疑惑一路向前走,在没有见到船体的情况下,从卫星内部的通路进入了船体的深处。
刚刚进入,0234就见到了一个几乎是无穷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椭圆形的,里面到处是临时支撑的架子。
最中间的架子像是柱子一样从椭圆形的一端横贯到了另一端。其余的架子沿着主架,向着四面八方呈蛛网蜂巢般分散。
架子也是机器人。
它们是为了弥补任务进度而赶制的单一功能性的机器,并不具备像0234或0386那样复杂多样的功能性。
太空中没有重力,0234一蹬架子便飘入空中。它所具备的运动模组可以支持它在空中的自由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