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四十一章 历史的构造(上)(7/13)
些像是从天边传来的杂音,而爆竹声冲上了天际。

    原来这时,时间已经过了零点,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热闹是上面的事情,冷冷的白光继续照耀着埋在地下的钢筋水泥,它像是一片寂寞的森林。

    这片森林曾经也人来人往,茂盛而热闹,如今变得光秃秃的,像是坟墓。这一片区域秋阴没来过几次,但她知道是那些专精于理论科学的人们所工作的地方。

    她可以一个人独自安静地阅读谢母最后的遗产了。

    但她呆呆地坐在书本的前头,突然想起李明都很久以前在公墓前说过的一句话:

    “对不起,我好久没来这里……一直没有好好地、安静地来看看你们。”

    良久,秋阴才打开下一本笔记。这本笔记的字迹就成熟得多,里面记录的纪要、事件与心得的语言也变得积极、生动与安全,她想写这本笔记的时候,谢母应该已经成长了不少,性格变得稳重,并且还参加了几次级别不低的会议。笔记里,谢母为这些会议写了好几篇发言的底稿,底稿的条理清晰,在内容上既有理论学术的交流,也有意识形态的学习。

    与此同时,不知所云的涂鸦变少了许多,再也没出现整整一面的讨厌鬼。

    但仍有一些独自占了一页或半页字词一眼看去并不具有意义,有的是生活中的常用字,有的是名字,谢母当初记下来的意图已经不可追溯,这或许是她的备忘录。

    当时的秋阴短暂地忽视了笔记本中一个被划去的词语:

    【时间晶体(?)】

    只粗略地扫过,她便合上笔记,望向了其他的书堆,用唐正留下来的剪刀,裁开了带子。

    笔记外的资料多是谢母和她后期所带的学生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记录、日志。日志的大多表格只需填写一切正常或经过检验,谢母写的也不逾此规,早期的日志大多由谢母自己填,后期的许多日志不需要由谢母写,但需要她最后签名确认。

    至于真正用于记录事情情况的实验日志并不存在于这里,在基地撤离时期就已经被尽数销毁,一点不剩。

    日志是简单的,但日复一日的日志是繁杂的。她从里面看到了一个活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一丝不苟的人。

    “好啦,你可够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