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五十四章 登仙(2/12)
一边是较少浓度的区域,它既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还提供了一种叫做化学渗透的可以被小分子模仿的基本能量产生机理。另一方面,大量小分子,会天然因为对流与热扩散运动的发生通过热泉岩石的孔洞,并在孔洞的表面大量聚集。

    就在数不尽数的小分子无序的碰撞与反应中,一种新的特征出现了。它不停地把其他的质料组织成与自己相似的质料。后来,人们把这种特征叫做自我复制。

    而这一特征具有一个直到四十亿年后才被持有它的生命意识到的性质……那就是一旦启动,便将永无止境,直至用尽所有资源。

    在后继的动物眼中,这是生命的初始特征,也是定义生命的关键。其中,一些人还认为生命的诞生必然繁复。如果认为这种分子片段就是生命的话,那么最初生命的诞生很可能非常迅捷……它很可能在条件达成的一瞬间,或者几秒以后就有了。

    因为它产生自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速度是很快的。

    有即有,无即无。

    这在人类探测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探索能力的增强中得到了佐证。科学革命的黎明中确定了若干例细菌化石来自二十六亿年前,惊动了过去的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三十五亿年前的微生物沉积,以为这就是世间万类的先祖。等到2017年,加拿大的遗迹里已挖掘出了四十三亿年前的海洋古细菌的痕迹。

    换而言之,它比地月大冲撞……还要早得多,已逼近了地球诞生之初。

    对生命的诞生,倒也不必看得太重,片段只是片段,简单的分子毕竟是简单的,它只诞生了一次。在许多个星球上,人类都发现了这些简单的分子。让简单的分子成为复杂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复杂,并且这个复杂还有无数个版本,像是树,像是彼此缠绕的环,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在这里想要讲述的是所有成为复杂的故事中也比较特别的一个。

    关于生物飞向宇宙的故事。

    通常意义上的飞向宇宙,人们或许会想起六十年代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北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有学员问加加林以后会怎么样。加加林说是人该飞上去的时候了。后来,加加林果然作为太空第一人来到了地外空间。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