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直存在,只是被内壳遮挡了而已。
外壳的球面是向内蜷曲的,因此不存在地平线一说,若是没有内壳的遮挡,抬头便能望见世界的另一端。但内壳既然在这里,情况就大不相同。内壳形成的天际线使得大部分视野消失了。
在纬度三十度左右,内壳的遮挡变得微乎其微,或者他们确实已经很靠近了,这根细线变得非常明显,它的底端从外壳发出,而顶部则隐藏在了内壳光辉的背后。
从这里看,它像是一截一截的,每一截都由黑色细线区分。
等到更近,所有黑线消失了,它变成了方形的阴影。一截一截的认识也消失了,它变成了一连串像是行道树列阵一样排队的方柱。前面的柱子矮,后面的柱子高。
从他们的角度看,所有的柱子在一条直线上,后面的柱子相比前面的柱子,高出的分界线便是先前所看到的黑色部分,也是柱体的顶面。
“我们一般把这里叫做素覆盆,它对这个星簇的空间层面进行了距离上的区分。这一根代表了距离天球最近的一层。”
黑球站在最矮的一根立柱,轻巧地跃起,落在了那一小块方形的阴影中。因为它只是乒乓球大小的茧,落在这阴影里也显得合适。
“这里是做什么的?”
因某种不协的震动产生了风声,呼呼的风声传进李明都的耳帘。黑球说:
“还不上来吗?它是我们的望远镜。”
李明都应声而跃。同样小的蓝色的球便入了这盆中,随黑球一起向下沉去。这时,他才发现方柱是中空的,但也不完全空,罕见的、在这光滑的世界里李明都感受到的不是被排斥,而是像摩擦一样使得它们在这里的下沉变得迟钝。
在这里,李明都第二次看到了黑墙。
但那时,他还不晓得,只觉得周围黑漆漆一片,无物可见,便问黑球缘何如此。
黑球只说:
“你且慢慢来看。”
话音未落之际,像是穿云破雾,蓝色虚幻般的等离子光焰熊熊地在周围燃烧。天边缀饰着被烧尽的行星留下的火云。
他左右张望,看到自己和黑球都在一根弦上,但不在弦外,而在弦内。
“错了,这是你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