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探亲的消息从在村里传来到现在已经一个月。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而湖面的平静却并未因此打破太久。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村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张建国展开,讨论着他在军队的生活,猜测着他何时归来,以及他归来时将会是怎样的风采。
然而,在这个消息的传播过程中,却显现出了农村信息传递的缓慢和困难。
张建国服役的地方好像离这里很远,远到村民们无法想象,只能通过他偶尔寄回的信件来了解他的近况。
每一封信都成为了村里的焦点,每一个字句都被反复解读,仿佛从中能读出更多的信息。
高如雪在得知张建国即将归来的消息后,确实有点紧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沉浸在了医学的世界里,对张建国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现在的她,每天采药,研究药膳,每天给家里人摸脉,甚至晚上都要摸着自己的脉去睡,很少有时间去回想过去的事情。
而叶招娣这些天却有意无意地接近张建国他妈。
她知道张建国就要回来了,她想要借此机会与张建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自己树立在张家的好印象。
她常常找些借口去张建国家聊天,帮忙做些家务,或是陪着张建国他妈一起干活。
她的举动虽然微妙,但村里的人们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张建国他妈李大花不知为何没有拒绝叶招娣的靠近。
张建国家的气氛因为叶招娣的接近而变得热络。
李大花倒不是想破坏张建国和高如雪的婚事,她只是享受被人讨好的感觉,在她看来叶招娣是配不上她大儿子的。
之前张家在村里风评其实不怎么样,李大花胡搅蛮缠,张大栓老实管不住婆娘。
李大花不是揪东家的菜,就是拔西家的葱,人家一说她,她就撒泼打滚一副无赖像,张大栓也不管,村里的好多人都对他家有意见。
张家的风评是从张建国稍微长大些好起来的,张建国长得高高大大的,长着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国字脸,村里人有事他都愿意帮把手,张建国被称做是歹竹里出的好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