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高大伯申请的宅基地够大,一字排开可以盖九间。
不像老房子,正房五间,东西厢各两间,更别说院子是青砖大瓦的,很气派。
这个分法可以说公平公正,甚至还是很偏向大房的,因为他们结婚生孩子最早。
还有父母帮忙带孩子,补贴口粮。
毕竟老大结婚了一家四口,老二在部队,老三也是单蹦一个。
而且老三还上工,虽说他不是特别勤快,他也是自己吃自己。
而且按照高大伯的说法,老二老三一结婚,在家住一个月就要搬到他们自己修的房子住。
就是彻底分家了,父母的帮衬当然不能说没有,肯定比不过没分家的时候。
所以算下来老大家不吃亏。
这其实就是分家了,当时还请了高家的三太爷和大队书记做见证。
这也是高大伯怕因为老二的津贴最后搞得家里兄弟阋墙,把兄弟几个的感情搞坏了。
高大伯也算用心良苦,儿子们也接受了这样的分家方式。
就是高二哥自己老觉得不能陪伴父母愧疚,才会给父母寄钱。
高大伯两口子也说过他,不过他不听还是按时给家里寄钱。
后来高大伯两口子没办法了,就给他单开了存折把钱存上了。
不过这个时候明显还没到每个月寄信的时候。
徐长卿记下这件事,然后还是惦记着妻子嗜睡的事情。
他把东西往斜挎包里一塞就往公社卫生院走。
等到了公社卫生院找到李智华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喝茶呢。
“师父,我有个事想问问你。”
徐长卿的叫法是跟着高如雪来的,所以他也管李智华叫师父。
“啥事,还得你跑过来问我,小雪都要出师了,现在她差的是实践,是经验,其他的嘛,哼哼。”
说的时候李智华脸上的褶子都要出来了,一脸笑意。
对他的小徒弟他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聪明勤奋、举一反三、不仅是书本知识学的好,实践上手也很快。
越想越高兴地李智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呵呵,这个茶也是小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