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他们的实力已经比不上蓝玉。
惩治贪官污吏、搜刮北伐作战资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杀杀文官的锐气。
如果陈寒说的是真的,蓝玉案是自己揭开的序幕,那自己不也得跟着陪葬?
也正因为蓝玉在军队当中的威望如此之高,除了自己与太子朱标没人能镇住,所以朱标走了,你蓝玉不去地下陪着,能行?
在文官方面,朱元璋将没有什么背景的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扶上位,没有从勋贵武将当中选一家,有三层意思。
儿啊,你可知道,咱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你啊。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可是煞费苦心,他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构陷蓝玉谋反,理由就是蓝玉的老丈人叶升在胡惟庸案时受到了牵连,蓝玉害怕牵连到自己而选择先下手为强。
唯有蒋瓛在边上浑身筛糠一样地颤抖。
通过这几个大案,皇帝陛下基本将有能力造反的文武官员,全给灭掉了。
从这几方面的安排来看,朱元璋的确是考虑周密,但因为朱标的死,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之前杀的是文官,这一次杀的却是武将。
秦王晋王都是嫡子,也是最有可能造反的亲王,铲除傅友德和冯胜,就是断了他们的手臂。
而自己的儿子要当皇帝了,就得舒缓舒缓这种僵硬的关系。
朱标回过头看了眼父亲朱元璋。
因为蓝玉是接替开平王常遇春的武将代表。
蓝玉乃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朱标的老丈人,朱标得喊蓝玉为舅舅。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还有父亲对自己身边人的安排,自己真的去世,这些人都会成为被牵连的对象。
如此一来他们老朱家的天就能太太平平了?
颖国公傅友德被牵连是因为,他与秦王走得近;而宋国公冯胜不仅与晋王走得近,他的女儿更是嫁给了周王朱橚。
在朝堂上更是敢做出殴打御史这种混帐事,早就被所有的文官鄙弃。
而蓝玉也很明白这一点,死忠朱标。
蒋瓛想到了一个人,是他的前辈毛骧,曾经的亲军都卫指挥使,因为告发了胡惟庸谋反,最后被当作替罪羊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