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0章 朱元璋父子二人准备试验一下内阁制度(2/4)


    像他这样的皇帝,猜忌任何大臣。

    他永远都觉得文官士大夫就是在祸害百姓的、害祸自己这种人的。

    他当了皇帝之后,对文官下的手段是十分酷烈,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有可能需要这些官员们的帮忙。

    朱元璋问朱标:“老大,你说咱应该成立内阁吗?

    明知道这内阁有可能发展成陈寒所说的文人士大夫掌握权柄,皇帝不得不利用太监牵制文人士大夫,你说这那个该成立吗?”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刚才听陈寒那无奈的口气,我觉得成立内阁势在必行。

    纵然知道有可能会发展成陈寒所说的那样,可有句话说得好,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即便有一天大明会覆灭,我们也只能勉励去做。

    况且皇帝德行不行,能力不行,才是内阁无法成为帮手的原因。

    我大明的皇帝,应当海纳百川,胸怀四海。

    应当加强的是对储君的培养,而不是畏惧内阁大臣。

    所以爹,儿子意思是,内阁应当成立。

    但是内阁的大臣不应从六部选人,应当遍阅天下,去找那些对于底层百姓了解,胸有抱负之臣直接提拔为内阁大臣。

    且每任内阁大臣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任期满后继续回到原来职位之上,不过在吏部考绩时,可以在今后择优提拔。

    如此内阁便兼顾皇帝助手和官员往上晋升的途径,甚至更能历练官员。

    还可使有地方治理经验的大臣,来到皇帝身边,让皇帝了解真实的底层情况。

    而任期只有三年,也杜绝了官员勾结朋党的可能。

    又因为内阁大臣无法成为常驻,却是今后晋升的一部好梯子,这些官员必然勤奋有加。

    爹,不知儿子这个提议如何?”

    凌汉在后边听的是暗暗夸赞。

    朱元璋在听完了这样的意见之后,点头同意。

    他也在想,就如陈寒说的那样,还是得要先做一些补救的措施,才能够为后辈儿孙们留下相对充裕的改正的时间。

    那就由自己这边开始。

    自己总算得上是精明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