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66章 内阁成员其实早有人知道一条鞭法!(1/4)
    第66章内阁成员其实早有人知道一条鞭法!

    翌日一早。

    朱元璋父子直接来到内阁与夏元吉等人共同处理国政。

    这样的场景在后世的内阁是看不到。

    将几份关于淮河决堤的淹没农田地和百姓房屋的工部、户部奏章,处理完毕之后,朱元璋突发奇想地询问。

    “诸位爱卿,若朝廷要将天下赋税种归为一条征收,不再收粮食以及具体的实物,那应当用什么来征收?”

    朱元璋这么一问,朱标抬起了头。

    夏元吉等人从自己的办公位置上面起身。

    从松江来的松江府同知,名叫沈立谦,字孟礼,虽只是松江府的副市长级别,但是为官清正,有口皆碑,不迂腐,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很精神。

    而且沈立谦本人就是松江人。

    明清的官场,正职知府一般都是外调,防止你在本地拉帮结派;副职同知普遍是本地或者临近知县熬上来的,对本地比较了解,一正一副相辅相成。

    沈立谦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当即回道:“启禀陛下,微臣有奏。”

    朱元璋问道,“奏来!”

    “陛下,若能将田赋、丁役总合一条,可折合成白银上缴。”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他的话,都诧异。

    按陈寒的说法,一条鞭法整合所有赋税为一条,折银上交,那是二百来年后的事情,怎么现在就有人提出来了。

    当即感兴趣:“说说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沈立谦回道:“启奏陛下,臣前几日听夏主事言,天下赋税杂乱无章,故而想到在地方为官之时,听过这类说法。”

    朱元璋噢了一声,心道:估计二百年后的一条鞭法也不是平白冒出来的,必然是天下百姓怨言四起,总有聪明人提出这类的好法子,只是朝廷采用了而已。

    沈立谦继续说道:“微臣家住松江,在东南为官十数载,看到许多百姓因为官府和朝廷所征用之物太杂,每每缴纳,繁琐至极,百姓们便抱怨。

    可不可以将官府和朝廷所收田赋杂役等等,通通都拿银子来上交。

    只要把应缴纳田赋、应出多少役力,计算出总的价钱上交便是